实验原理及仪器
分光光度法的核心在于光的吸收。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单色器分解成单色光,通过待测样品后,部分光被吸收,剩余的光被检测器接收,转化为电信号,进而得出吸光度。参照图 1 所示,由以下仪器部件实现检测过程:
光源:提供连续光谱的光源,如低压钨丝灯泡,用于产生波长约为 320~2500nm 的连续光谱。
单色器:如棱镜或光栅,用于将复合光分解成特定波长的单色光。
吸收池:容纳待测样品,光通过此处时被样品吸收。
检测器:将透过样品的光转化为电信号,常见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和光电管。
数据系统:显示并记录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吸光度或透光率。
灵敏度高:分光光度法可以检测非常低的浓度,一般可测定浓度为 10-6mol/l~10-5mol/l,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操作简便:样品处理成溶液后,可以不经分离干扰物质,一般只经历显色和比色两个步骤就可得出结果,从而缩短分析时间,加快测定速度。
测定快速:由于操作简便,分光光度法可以快速得到结果,适合于需要快速分析的场合。
准确度适当:分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一般为 2%~5%,对于微量组分的测定,已能满足要求。
分光光度法中的添加剂
样品溶液中的添加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它们在分光光度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增强分离效果或改善测定条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添加剂分类:
显色剂:与待测物质反应生成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例如,在测定铁离子时,常用邻二氮菲作为显色剂,它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有强烈吸收。
缓冲剂:维持溶液的 pH 值稳定,因为许多显色反应受 pH 值影响较大。比如在某些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磷酸盐缓冲液来稳定反应体系的酸碱度。
掩蔽剂:与干扰物质结合,使其不干扰待测物质的测定。当测定水样中的铜离子时,如果存在铁离子干扰,可加入氟离子作为掩蔽剂,氟离子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消除铁离子对铜离子测定的干扰。
这些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取决于待测物质的性质、分析目的以及所需的分离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和浓度,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分光光度法能够应用在多领域之下,以达到科研人员想要的目标,例如:
环境监测:测定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通过分光光度法可以快速检测水中汞、铅等重金属离子浓度,判断水质是否达标。
材料科学:分析材料的吸光、透光等光学性质,用于新材料研发。在研究新型光学玻璃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试其在不同波长下的透光率,评估玻璃的光学性能。
生物化学:用于测定蛋白质、酶、激素等生物分子的浓度和活性。比如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催化反应过程中底物或产物在特定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从而计算酶的活性。
分光光度实验相关试剂
像美国 hach 哈希氨氮试剂(NH3-N 试剂,TNT830,0.015 - 2),可用于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德国默克 prove 6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套的 Merck1.73018.0002 预装试剂等,都是在各自检测项目中常用的试剂产品。在选择分光光度实验试剂时,需要综合考虑试剂的适用范围、灵敏度、稳定性以及与实验仪器的兼容性等因素。同时,对于一些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试剂(如某些含砷试剂),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护措施,并妥善处理废液,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受政策影响,进口试剂价格会受到一定的波动影响,后期也是不能确定。在国产的试剂品牌我们还可以选择,麦克林,阿拉丁,国药等等。都相关配套试剂实验使用。这些都属于集思仪器代理品牌,折扣活动多多。
分光光度实验及其相关试剂在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科研、生产以及环境监测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手段。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分光光度实验及相关试剂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